|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46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嘘声批评谩骂统统砸来吧 德约科维奇他不在乎

[複製鏈接]

4010

主題

0

好友

1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6 天前
  • 簽到天數: 434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8
    金錢
    4424
    威望
    17029
    主題
    4010
    樓主
    發表於 2021-9-13 11:17:39
    德约眼含泪水。

      在纽约法拉盛公园,德约科维奇哭了,这一次不是胜利的喜悦。
      北京时间9月13日清晨结束的美网决赛,德约科维奇0-3不敌梅德维德夫,无缘个人第21座大满贯奖杯,无缘年度全满贯。
      赛后,梅德维德夫发言时直接称呼德约为“网球历史第一人”,而球迷也在现场打出标语——“在所有时代,德约都是最佳”。
      回首德约科维奇走来的一路,除了辉煌的荣誉,他一直和争议相伴。他并非很多人心目中的完美偶像,但面对种种外界的质疑和嘘声,他从未动摇。
    美网决赛,德约又摔拍子了。

      风波男主角
      德约的网球生涯足够辉煌,却也不缺少各种争议和风波,甚至他被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形象,有时并不那样正面。
      即便是在近几年,德约已经逐渐步入了老将的行列,也依然没有变得更为“圆滑”。
      比如去年夏天,德约科维奇在疫情之下所组织的网球表演赛就出现新冠聚集性感染,包括德约夫妇自己在内的多名参与球员和相关人员感染新冠。
      赛事期间的种种画面——毫无距离和口罩防护的观众,毫无保护措施和意识的球员,场下球员间的各种聚会娱乐活动,给德约带去了许多批评。
      2020年美网,德约又因为自己的脾气而吃了大亏,在八分之一决赛中德约发泄情绪鲁莽击球,结果意外击中司线裁判,被直接判负。
      到了东京奥运会的赛场,德约科维奇又展现出了自己并不讨喜的一面——先是半决赛失利,又在铜牌战情绪失控砸坏球拍最终输球;随后他又退出了混双项目的铜牌战,导致搭档无缘争夺奖牌……
      对于自己的情绪,德约科维奇也非常无奈:“我对此很惭愧。有人会说经过这么多年我应该更成熟有经验了,那很正确,但我也很难一直保持冷静。”
      而曾经执教过德约的伊万尼塞维奇则将其归因于地域性格。
      “当他情绪激动的时候,我可以理解,我们都来自巴尔干地区,所以会比其他人更加情绪化一点。”
    在美网决赛,观众还是给予了德约最大支持。

      全球客场
      持续不断的各种争议和负面表现,让德约很难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完美偶像。
      即便已经拿下了三座美网冠军,德约科维奇似乎也始终难以成为观众的心头好——他“全球客场”的待遇,名不虚传。
      就在今年美网的第一轮,美网观众就给了德约一个“下马威”,一直呼喊着德约对手的名字为他加油助威,而他的对手,只是名不见经传的18岁丹麦小将鲁内。
      赛后,就连鲁内自己都对比赛中能得到观众的如此热捧感到意外和困惑。而这样的被观众“针对”待遇,对于德约来说已然并不鲜见。
      2015年,德约科维奇在美网决赛和费德勒的碰面就极具代表性。那一场比赛中,现场观众几乎一边倒地支持费德勒,不仅给瑞士人助威,还在德约出现失误的时候喝倒彩。
      去年澳网决赛后,德约虽然捧得了个人第八座澳网冠军,他父亲仍然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德约没有得到足够的观众支持:“七届澳网冠军,从来没在决赛中输过球,结果决赛中观众更支持某个奥地利选手,这是对德约的不尊重。”
      “这是一项富人的运动,他们不能理解一个从穷苦的塞尔维亚走出来的选手能够成为过去十年最好的球员,但德约科维奇从没抱怨过。”
    德约祝贺梅德维德夫夺冠。

      习惯批评
      相比父亲的激动和批评,德约自己倒是淡定许多,或许多年来围绕在他身边的种种风波和争议,早已让他对外界的声音有了更多的免疫力。
      就像2015年那场美网决赛后,他曾说自己在比赛中就假装观众在喊的并非费德勒的名字,而是在给自己加油。
      在本届美网期间,34岁的德约科维奇更是心无旁骛,首轮之后他就表示:
      “当时的气氛并不理想。但我以前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待过,所以我知道如何应对。”
      不过在言语之间你也能体会得出,德约这样的淡定,多少是有一些出于无奈的意味。
      虽然常常不是让观众最支持的那一个,但德约也曾坦言自己希望得到支持:“如果你问我是不是更愿意在一个敌对的环境下比赛,答案是否定的,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直得到支持。”
      但与此同时,他却也不愿意为了得到更多人的好感,而去做太多的改变,即便那样的改变可以让自己更加讨喜:
      “我不擅长赢得别人的好感,有人说我刻意在讨人喜欢,那不是真的,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会在球场上经历各种各样不同的状况。”“我只是想做真实的自己。”
      这是德约在美网前给自己的描述。
      他语气中,不乏强硬和我行我素的一面,“我也不会害怕让外界知道我有缺点——我犯了错误,之后也可能会继续犯错。”
    这一场决赛,德约完败。

      “给予者”德约
      追逐更多的大满贯冠军,超越费纳成为男子网坛的历史第一人,这个目标德约曾经一次又一次地提及。他也毫不避讳这样的愿望,是他在这样的年龄还能全力保持在顶尖水准的动力之一。
      但在德约看来,赛场上那个好胜心强,有时会失去控制的他,只是自己属于竞技网球的一部分,而却不是自己的全部。
      在美网前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德约谈得更多的就是自己的家庭和场外的生活。
      “地球上99%的人都会说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家庭、爱、健康、快乐,我也一样,外加我想成为最好的父亲和丈夫。”

      他甚至表示,自己不希望被以“网球传奇”来定义一生:“那当然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也为此付出了很多,但如果硬要比较的话,我会毫不犹豫,我更希望作为一个给予者,作为一个关心他人的人而被记住。”
      “我希望自己能在世界上留下一些能够鼓舞其他人的印记,让自己的生活没有浪费,这是我希望在生命最后时光能够留下的定义。”
      而对于德约的一些身边人来说,他们眼中的德约也的确要比公众面前的形象更为柔和。
      塞尔维亚网球女将奥尔加·达尼洛维奇就这样描述:
      “光从封面来评价一本书是不对的,对我来说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之一,会在你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你也能看到他的拼搏精神。”
      拼搏精神,或许能定义德约性格的一切——美网决赛虽然告负,但在2022年,他依旧将冲击第21个大满贯,依旧将冲击网球历史第一人。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0 19:30 , Processed in 0.01555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