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49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資訊] 国内手机行业新一轮洗牌将近:4G发牌成关键

[複製鏈接]

6385

主題

19

好友

2萬

積分

版主

美腿丝袜控…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前天 23:34
  • 簽到天數: 2189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9667
    金錢
    57553
    威望
    25641
    主題
    6385

    文章勇士 回文勇士 文明人 附件高人 文章達人 附件達人 中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生 教授 愛因斯坦 永久貴賓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版主 伴壇終老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10-8 10:03:3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可能是对如今手机厂商处境最贴切的形容。面对着诺基亚(6.64, -0.09, -1.34%)、摩托罗拉、黑莓等传统巨头纷纷让位或退出,国际手机市场格局正在重新划分;而放眼国内,随着苹果(487.75, 4.72, 0.98%)和三星颓势显现,国产手机厂商可谓拼杀激烈。不过,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价格竞争和产能过剩等问题让国内手机行业暗潮汹涌,随着4G牌照发放在即,新一轮洗牌已经为时不远。

      行业现状


      “最好的时代”

      中国的手机厂商正在经历一个繁荣热闹的“最好时代”。除三星和苹果稳居第一阵营外,中国手机厂商占据了剩下的大部分市场。以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四驾马车组成的“中华酷联”军团领跑国内手机市场,紧随其后还有魅族、金立、OPPO、小米、VIVO等厂商。根据调查机构Canalys发布的全球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显示,国内五大手机品牌(“中华酷联”加上小米)的出货量已经占到全球市场的20%。在占据榜单前两位的三星和苹果之后,来自中国的厂商联想和酷派已经排在了第三和第四位,而在第五位LG之后,华为和中兴又分别占据了第六和第七位。

      完成了对三星和苹果的包围态势,中国厂商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凭借中低端低利润产品赢取份额,纷纷开始筹谋获取被洋品牌们把持的高利润高端产品市场。

      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酷派、OPPO、魅族等中国手机品牌密集发布了各自的新品,与之前国产品牌产品多集中在低价位段不同,这些国产新品的价格都在2000元乃至3000元以上,而一向不乏高价格产品的酷派,把自己的旗舰产品大观4的价格定在了将近4000元的水平上。

      从硬件配置来看,这些产品无不集中了当下最为顶级的硬件,而在营销宣传上,以酷派为代表的中国厂商也终于将自己的产品放在了与苹果的iPhone5s、三星的Note3同等的地位上,在高端产品上进行追赶的意味十分明显。

      价格竞争激烈

      “中国手机市场竞争之激烈,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罕见的。”中兴通讯手机业务最高负责人、执行副总裁何士友这样说道。一个市场中集中了这么多的竞争者,同时绝大多数竞争者都以价格战作为武器,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现在差不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新的国产手机品牌诞生,让人应接不暇。”一位手机行业资深人士感慨道。

      随着国内手机市场新入者的不断增加,加入到低端市场争夺战的厂商们也越来越多,甚至曾经的“价格杀手”小米手机,也成为了别的品牌阻击的对象。例如,有品牌宣称将推出和小米的红米配置相同的产品,而价格却比红米低一元;更有甚者,在PC市场就扮演杀手角色的神舟,如今也公开宣布将进入智能手机市场,而价格“将是小米的一半”。

      专家分析


      领军者市场被蚕食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随着我国国产智能手机份额的扩大,以及从芯片到研发、设计、测试、制造、品牌、售后服务的全线提升,为国产品牌进军高端市场提供了条件。而近期本土厂商瞄准更高价位密集发布新品,或许可以形成面性突破,打破苹果与三星的话语权。

      不过,在国内的领军品牌发力追赶三星苹果之际,他们赖以发家的中低端市场同样面临别人的追赶。回想当初,正是与运营商在千元智能机这一特殊品类产品的密切合作,让“中华酷联”们迅速上量,跻身国内品牌第一线,奠定了目前的优势地位。然而如今,众多紧随其后的国内品牌,尤其是一些号称拥有“互联网基因”的新兴品牌,如小米、大可乐、百分百等,也纷纷发力千元智能机市场,价格更低、配置更高,凭借性价比的优势也都站住了脚跟,开始蚕食本土领军品牌们的领地。

      新一轮洗牌的序幕

      暗藏危机的表面繁荣,这一幕与本世纪之初的中国手机市场情况非常相似。当时,同样是国产手机品牌的春天,以波导、TCL、夏新、科健、熊猫等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品牌意气风发,在市场份额上已经超过了当时还如日中天的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洋品牌。然而好景不长,仅仅数年之后,由于技术、产品上的短板,面对洋品牌的反击,本土品牌纷纷溃败,多数在那一轮洗牌中一蹶不振乃至退出了历史舞台。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如今中国手机市场的竞争不仅仅是异常激烈的,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在这场竞争中,“中华酷联”四巨头逐渐补上了诸多短板,整体竞争力得以提升,同时高频率的手机型号发布,也为他们进入更多细分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是他们的这种突破,对于国产小品牌而言,将带来巨大影响。“到明年年底前,大量的手机厂商将陆续退出这一对他们来说是鸡肋的产业。”付亮表示,一场大浪淘沙的手机行业洗牌即将开始。

      未来展望


      4G发牌成关键因素

      “三年将成为一个时间窗口,三年之后,有的厂商会上天堂,有的则会下地狱。”何士友断言。而之所以他给出三年这样一个时间,主要是因为我国4G牌照发放到4G手机规模上市,差不多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而4G在很大程度将成为国内手机厂商下一阶段竞争的核心因素。

      在上个月底的通信展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对外表示,今年内肯定发放4G牌照。虽然具体的日期外界仍不得而知,但今年剩下的时间只有不到3个月,因此将由4G竞争触发的新一轮手机厂商洗牌,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相比3G时代的智能手机,4G手机在天线设计、支持频段、芯片方案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相应技术门槛也有所提升,这也成为一些国产品牌无法回避的难题。

      在已经规模商用4G业务的国家和地区,三星、苹果、LG等国际品牌已经有了多款成熟的4G手机问世,技术上的优势使得他们可以更快地在中国市场推出4G产品;而对于“中华酷联”这样的国内领军品牌来说,4G手机也不是问题,他们的4G手机也都已经发布或者发布在即。因此当中国的4G时代真正到来,这些拥有技术积累和储备的厂商将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反观那些技术积累较差的中小厂商,则很难在短时间内推出有竞争力的4G产品,于是市场的淘汰赛很可能就在那时启幕。

      库存危机显现

      不过再大的市场也难以吸收持续扩大的产能。一方面,国内仍在有厂商不断投身到手机这片已显拥挤的红海中;另一方面,现有的一些厂商也仍在扩大着自己的产能,希望在这一波繁荣的行情中获益更多。这就使得国内的手机市场难免开始出现虚火上升的情况。此外,国产手机品牌的质量也多被吐槽。

      在何士友看来,如今中国的手机市场,已经很像是曾经的中国光伏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隐患已经埋下。事实上,记者从一些手机行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一些手机厂商已经开始出现较为严重的库存问题,而对于手机这样一个竞争激烈需要快速周转的行业来说,库存危机是足以致命的。

      自主芯片技术抢先机

      在4G手机上,最为关键的技术核心是芯片解决方案,而中国的4G网络势必将以TD-LTE为主。目前,最为主流和成熟的TD-LTE芯片解决方案提供商只有高通(67.19, -0.83,-1.22%),从已经通过工信部入网认证的几款4G手机来看,绝大多数都是采用的高通芯片。而之前主要以低价格与高通争夺市场,并凭借价格优势吸引了大批国内厂商的芯片厂商联发科和展讯(30.41, 0.00, 0.00%),其4G芯片都尚未具备量产的能力。这意味着,国产手机品牌将不得不更加依赖高通,鉴于高通芯片的价格成本,在国内4G手机上市初期,将很难看到千元及以下级的产品。

      不过,在国内的厂商中,唯一的例外是华为。在已经获得国内入网许可的4G手机中,华为的D2LTE版采用华为自家的海思芯片,这使得华为在4G产品上拥有更多主动。之前,华为的海思芯片主要应用在其P6、D1、D2等中高端手机产品上,而在4G时代华为也有意利用这一点扩大优势。华为终端中国区总裁王伟军告诉记者,在4G时代,华为将加大自主芯片的使用率,尤其是之前并未涉及的千元智能机系列,这也能让华为在对手尚无法推出千元级别的4G手机时抢先半年左右占领这一市场。

      实际上,这种从芯片端取得优势的想法并非华为的专利。何士友也对外透露,中兴通讯也一直在秘密打造自己的4G芯片解决方案,明年上半年将正式对外推出,从而结束中兴在手机芯片上依赖其他厂商的历史。“在芯片上获得自主地位,对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是生死攸关的事情。”何士友说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按這成為會員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3 23:29 , Processed in 0.01227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