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王朝中,清朝的规矩可为最多的,但也有规制之外的情况。比如拿宫殿来说,太后要住在慈宁宫的,但是慈宁宫就没住过几位太后;乾清宫的西暖阁原本是皇帝的寝宫,但是住在里面只有顺治帝和康熙帝。自雍正帝以后,皇帝都住养心殿。 作为皇后宫的坤宁宫也是如此。 按照规制,坤宁宫在明清两朝都是象征皇后的宫殿,清朝它却是个多功能的场所。名义上当然也象征着皇后, 但却不专作皇后的寝宫, 而是兼备杀猪、祭神与帝后大婚洞房之用。坤宁宫与皇后的唯一联系,便是个别皇后在大婚时与皇帝共渡花烛夜而已。 一 那么是谁、又为何改变了坤宁宫的格局呢? 坤宁宫是故宫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以及坤宁宫)之一,位于交泰殿后面。 乾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乃后三宫之首。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代表阴性,以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壁之意。 在清朝,皇后也曾经住在坤宁宫,比如孝庄太后。不过,后面的皇后基本都不住这里了。为什么呢? 据传言,因为孝庄在坤宁宫生活时间最长,死后从那儿出殡的,据说没有人能压得住孝庄的气势,连慈禧都不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来清朝规制是皇帝要住在乾清宫的西暖阁的,但是自雍正开始,皇帝都搬到乾清宫右前方的养心殿了,皇帝都不住坤宁宫对面的乾清宫了,皇后也总不能自己住在那儿吧? 二 为何要把皇帝和皇后的寝宫变成祭祀的场所呢? 清初乾清、坤宁等宫残破不堪,顺治帝即位后十三年, 一直住在位育宫( 即今保和殿) , 因而他两次大婚都不是以坤宁宫为洞房。而后来成为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大婚洞房的坤宁宫, 直至顺治十三年才竣工。 要说满人没文化,当初它们建造坤宁宫的时候,完全改变了明朝坤宁宫的格局:由明朝时的中间开门的正殿, 改造成一个二间东暖阁,五间祭神所的格局。 其实这是沿袭了满族居住和萨满信仰的习俗——起居、睡觉、会客、祭祖都在西屋。满族人以西为上,故西墙供神或祖宗牌位。西炕一般不住人,南北炕以南炕为大,长辈住南炕,晚辈住北炕。 所以,当年坤宁宫按满族的习俗把坤宁宫西端四间改造为祭神的场所。每逢大的庆典和元旦,皇后还要在这里举行庆贺礼。 坤宁宫完全是沈阳故宫清宁宫的翻版。皇太极入住中原的时候,吸收了一些中原文化。他没有完全沿袭满族民间起居睡觉同在一室的作法,而是将沈阳清宁宫隔出东头间作为自己与孝端立后的内寝室。 当年康熙大婚的时候,因祖制将坤宁宫东暖阁作为与皇后共同生活的开始。而且, 与康熙帝大婚进入皇宫的孝诚仁皇后, 也确实自此就一直住在坤宁宫,宜至康熙十三年难产死在那里。 但是这跟中原文化又有了根本的不同,在至阴之地变成祭祀的地方,这不是明摆着不让住人嘛…… 三 那为何坤宁宫又成了皇帝洞房之地呢? 第一个在坤宁宫大婚洞房的皇帝是康熙。康熙大婚前, 礼部官员最初将大婚合礼安排在坤宁宫西五间之中间,这合乎汉文化的“执中”的观念,但是孝庄皇后却强加干涉,说“西边五间房中间大婚洞房,离神灵太近了,是祖宗忌讳的!”所以皇帝洞房都被安排在了坤宁宫东暖阁首间、次间之间。 皇帝大婚时,坤宁宫房内墙壁饰以红漆,顶棚高悬双喜宫灯。洞房有东西二门,西门里和东门外的木影壁内外,都饰以金漆双喜大字,有出门见喜之意。 洞房西北角设龙凤喜床,床铺前挂的帐子和床铺上放的被子,都是江南精工织绣,上面各绣神态各异的一百个玩童,称作“百子帐”和“百子被”,五彩缤纷,鲜艳夺目。 而且整个婚礼仪式中,也充满了萨满教一些习俗,因为坤宁宫是故宫祭祀之处,这就是为何皇帝洞房要在坤宁宫的原因。 实际上,除了康熙,真正在这里洞过房的皇帝只有同治、光绪和溥仪三个皇帝。皇帝大婚时要在这里住两天,之后再另住其他宫殿。如果先结婚后当皇帝的,就不能享受这种待遇了。 因此,清朝真正在坤宁宫里住过的皇后并不多,只有清朝初年几位皇后住在这里,即顺治帝废后、孝惠章皇后,康熙帝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其余皇后们大多在东西六宫有自己的住所,比如说雍正帝孝敬宪皇后住在体顺堂,乾隆皇帝的孝贤皇后生前住在长春宫,嘉庆帝孝淑睿皇后生前住在毓庆宫,道光帝孝全成皇后、咸丰帝孝贞显皇后、光绪帝孝定景皇后住在钟粹宫等等。 皇帝驾崩后,遗体才会被送到坤宁宫处“正寝”。这就是为什么坤宁宫不住活人的原因。 当年坤宁宫大婚,同治是最风光,光绪是最憋屈的。因为慈禧从中作梗,他娶了叶赫那拉氏。光绪是极不情愿结这个婚的,因为准妻子叶赫那拉氏长得太难看,所以他心里一直巴不得出个什么事儿让这婚礼黄了。 紫禁城太和殿前面的太和门突然烧起了大火。太和门被烧了这可是大事啊!因为清朝皇室规定,皇帝大婚,皇后必须要经过太和门这道门。也不知道谁想了个主意,说干脆用纸扎个大棚,也就是临时搭个彩门,于是光绪帝和他那不招自己待见的皇后就从这纸糊的大门里穿过而完成了大婚。 不过,很多去过故宫的小伙伴都反映,坤宁宫门口确实怪怪的,甚至有人有眩晕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