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93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營管理] 985硕士毕业后,我选择回县城进入体制

[複製鏈接]

70

主題

1

好友

1229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5 天前
  • 簽到天數: 310 天

    [LV.8]以壇為家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2358
    威望
    1229
    主題
    70

    簽到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22-5-25 14:18:52
    临近毕业季,一些名校硕士、博士竞争体制内基层岗位的新闻引发社会讨论。从多地公布的2022年基层岗位拟录取名单看,名校毕业生扎堆进入县城似乎成为了一种新的就业趋势。

    江苏省滨海县2022年拟录取的170多名高校毕业生中,既有来自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高校的,也有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伯明翰大学等海外高校的;浙江省遂昌县的24个基础工作岗位的入围人员均来自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大学,其中有博士4名。

    对此,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邓智团分析,一方面是因为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大的城市岗位有限,人才势必会自上而下,向二三线城市及小县城流动。”另一方面,为了引进人才,一些县城也加大了财政投入,推出了更多吸引高学历人才的政策。

    比如,江苏省遂昌县对符合首次新引进到遂昌工作的人才提供政策奖励金,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提供45万元,对博士研究生提供75万元;江苏省滨海县除了提供财政补贴,还将为人才提供租房、购房、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配套服务。

    界面新闻联系到4名2022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他们都就读于985或211高校,决定毕业后回到县城、进入体制内。他们大多数都提到了疫情因素,疫情改变了就业环境,也改变了他们的就业选择。以下是他们的讲述。

    林琦,女,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

    我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2020届的硕士研究生,学的是土壤学,今年毕业。去年,我报考了一个离上海很近的县城的人才引进计划,笔试面试都过了,今年1月份也已经完成了后续的考察流程,本来早就应该签三方协议的,但是因为疫情耽搁了,到现在也没有公示。快毕业了,我有点焦虑,所以我还在面试其他县城的人才引进计划。

    我的择业观发生过两次大的变化,第一次是考上研究生以后。我从小喜欢自然科学,本科期间一直坚定地认为自己会走科研这条路,所以学习也一直很努力。后来被保研,还在国科大找到了很喜欢的导师,本来一切都很顺利。但是我被录取后才知道,心仪的老师被其他学校高薪挖走了。

    后来的导师很强势,研二那年,他给了我一个跟研一时完全不一样的研究方向。那年我做得很吃力,花了很多时间来学习,进度还是在别的课题组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科研让我觉得很痛苦,想逃离。所以我把自己的就业规划转向了互联网公司。

    研二下学期,我得到了一些互联网企业的线上实习机会,主要是做科普相关的工作。比如说到新媒体账号“科普中国”写视频文案;到生物医学类的公众号做运营。这些实习经历给我的体验都很愉快,也收到过实习公司的工作邀约。但我都拒绝了。

    因为疫情,我实习的小互联网公司生存得很艰难,可以说是挣扎求生,大的互联网公司境遇也没有很好。在我自己的认知里,作为应届生的第一份工作,稳定是很重要的。我不能去一个自己也活得很艰难的公司,所以我决定进入体制内。

    每次在做比较重大的选择时,我都会自己列一个表、做一个权重分析。决定进入体制后,我也做了一个分析。首先我是想去新一线城市。因为一线城市太卷了,我希望自己的生活质量能高一点。但是实际了解下来,好像新一线城市周边的县城更容易被录取一些,所以我主要都是在投一些县、市的人才引进计划。

    县城也不是随便选择,首先它需要相对发达,所以我报名的大部分是珠三角地区的县城,比如无锡。它离上海、杭州都不算远,交通便利、经济发展得也不错,我考察过,觉得未来我想定居的话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就是薪资待遇。比起考公务员、考事业编,通过人才引进计划进入体制内,基本薪资、买房租房、假期等等福利待遇都会更好一些,而且我看到大部分县城都提到:引进的人才可以享受在编人员的同等待遇。

    我觉得进入体制,好像能给我更多的安全感。我成长于河南新乡,是一个“小镇做题家”。在大学之前,我依靠自己的学习能力建立起了对人生的信心。可是到了研究生第二年,我在学术生涯受挫,然后应聘一些互联网企业也并不顺利,我对自己产生了挺深的自我怀疑。

    考公务员、考事业编、考人才引进计划,第一步都是笔试,我觉得考试对我这样从河南拼搏出来的人来说,并不是非常难的事,所以我决定回到自己更擅长的领域。后来的几次笔试成绩也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

    杨涛,男,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

    找工作的时候,我首先就把北上广排除了。因为这些城市的房价太高、生活成本太高,我来自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根本买不了房、扎不下根。

    我从去年10月开始找工作。招聘市场上跟我专业相关的岗位很少,互联网岗位几乎没有,我投了很多岗位,接到面试通知的却很少,大部分给我回应的都是一些二线城市的私企或者是街道、创业公司。

    有一次,我面试了一个郑州的农业研发类的公司,我看到他的招聘启事里写的是月工资1万5千元,但是到了面试完谈薪酬,他却说最多只能给我1万,而且拿到全额工资还有很多限制条件。我挺生气的,那已经是给我所有的回应里相对靠谱的企业了。所以我把目光转向了离家更近的县城。

    我家在安徽,我首先看到的就是江苏盐城的“黄海明珠”人才引进计划。盐城其实算是一个发展蛮不错的城市,我查了一下,单看GDP的话,盐城能在全国排到30多位。研究生期间我去过一次盐城,公交、铁路这些公共交通都很完善和发达,城市绿化也很好,环境整体很宜居。

    更重要的是,盐城的人才引进计划给的钱还挺多的,钱、租房、买房等等都有补贴。而且我问过去年通过盐城人才引进计划进入体制内的师兄,他告诉我,钱都能实打实地发到手里,挺靠谱的。

    这几年,受疫情影响,互联网裁员、企业倒闭的新闻我看了很多,这也是我想进入体制的原因之一。

    刘欣,女,中国矿业大学硕士

    我的情况有点特殊。我本科读的专业叫采矿工程,我们学校的这个专业之前都不招女生,我们这一届学校才第一次招女生;后来我考到中国矿业大学读硕士,刚好又是该专业硕士段第一次招女生。

    我从实习开始,就总是被别人问:你怎么会报考这个专业?这个专业怎么还有女生呀?这些我都习惯了。作为第一届被招收的女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性别限制太大了。

    我们这个专业最普遍的两个就业方向,一是做跟专业强相关的,就是去矿山企业或者矿业设计院;二是做跟专业弱相关的,比如去做矿山相关的产品经理、机械销售、软件运营等工作。 我从去年9月开始找工作,主要是应聘矿山企业一类的岗位,因为我上了研究生就知道,设计院是不招女生的。但我没想到,矿山企业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女生不允许下矿。

    我们这个专业,下矿是做研究的前提。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曾经接到过一个某矿山企业的课题研究项目。在这个项目里,我可以参与一些实验室的研究,但是现场我是不能去的。导师会带着男同学下矿井,除了我,因为企业不让女生下矿井。

    我实习的时候,有机会见识过矿井底下的工作,的确很累、很危险。但是我本人是愿意下矿井的,首先我知道,只要企业管理好了,其实地上和地下并没有什么不同,危险性没那么大。其次,我不怕累,我也挺喜欢在矿井底下做研究的。

    但开始找工作我才意识到一点:虽然学校开始招收女生了,但是企业还没有招过,他们其实并不认可女生在这份工作上的能力。

    第一条路走不通了,我也找过销售类、运营类的工作,找了几个月我发现,这类工作主要集中在北方。我是江西人,在北方读了6年书之后。气候和习俗上的差异,让我常常在很多欢乐热闹的时候,不能跟别人同频共振,这让我觉得自己总是一个异乡人。所以我找工作之前就明确,最北只能到陕西,再远就不去了。

    我人生第一次开始思考进入体制内。因为我从小对体制内的认知就是公务员,而对公务员工作的认知就是,进去了就是一眼能望得到头的人生,日常工作都是处理鸡零狗碎的杂务,所以在整个学生生涯里我并没有考虑过这条路。

    我从去年10月底开始了解体制内的工作,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也找了很多已经进入体制工作的人咨询,问他们的生活节奏、工作内容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才确认体制工作并不像我以前认知的那样。体制里的人生活稳定,工作之余还有时间过自己的生活,相比起下矿和做销售,这对我来说其实算是一个比较体面的工作。

    所以后来,我申请了江苏省某县的人才引进计划,笔试顺利通过了,现在正等面试结果出来。

    朱珠,女,湖南师范大学硕士

    我本科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然后被保送到湖南师范大学读研究生,但我读的都不是师范类专业,因为我从来就没想过要进体制。

    像公务员,其实我是有点抵触那个工作环境的。从小听亲戚朋友描述,我感觉公务员的工作环境好像需要你比较圆滑,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在单位里领导的话语权很大、下级不能反驳……所以我一直没想过要考公务员或者考事业编制。

    在我的整个读书生涯里,我都算是“别人家的小孩”那一类。我不是特别顶尖的那种,但也都是班级前几名,所以我从小就有一种莫名其妙地自信,觉得我一定会在大城市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大二以前,我一直觉得我会成为一个“都市女白领”——不管我选择什么专业(都可以做到)。

    我的本科专业很冷门,到了大二我觉得很迷茫,成为“都市女白领”的信心开始动摇,不知道未来的就业方向是什么。那时候刚好遇到一位老师,她是教博物馆学的。她告诉我博物馆学是一个比较好就业的专业。首先它比较冷门,报考的人不多,但是有人才需求;其次它的就业方向会非常明确,就是进博物馆或者考古所之类的单位。所以到研究生阶段,我跨专业报考了历史学,也争取了一些博物馆的实习机会。

    博物馆的工作其实都是需要事业编制的,但是我在博物馆实习的经历非常愉快,彻底改变了我对体制的态度。我做过的博物馆工作都非常有趣,比如文物登记入库、文物鉴定;也跟着老师做过一些田野上的工作。对于我一个对历史感兴趣的人来说,工作内容非常有吸引力。而且实际感受过之后,其实博物馆的工作环境挺轻松的,朝九晚五、偶尔加班,工作压力不大、人际关系也没我想象的复杂。

    另一方面是长大之后,我也慢慢意识到了企业也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只要有职场,你就必须去面对职场压力和竞争;只要有人的地方,你就需要去处理和维护人际关系。所以我小时候最介意的工作环境,现在已经不是我选择体制的阻碍了。

    选择体制内的工作肯定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薪资的确不会特别高,尤其是博物馆这样的单位。我的导师曾经给我推荐过一个博物馆工作,因为他觉得那个单位比较有发展前景,看到在招聘,他就推荐我去报考。我跟在那个博物馆工作的师兄了解了一下薪资和待遇情况,然后就放弃报考了,因为薪资太低了。虽然有兴趣,但我毕竟不是一个有钱人,还是要考虑薪酬问题。

    所以我选择了报考人才引进计划,最终被老家附近一个地级市的博物馆录取了。我咨询了在那里工作的同学,一年到手能有10万左右的工资,还会有一些别的补贴。不用租房,人才引进的方案里说会免费提供公租房。这样的待遇我已经很满意了,所以我今年1月份收到了这个offer后,就没有再找过其他工作。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11-26 04:57 , Processed in 0.02088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