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扣分?降级?英超VS曼城的大战 [打印本頁]

作者: 366066327    時間: 2023-2-10 22:12
標題: 扣分?降级?英超VS曼城的大战
这段时间,英超对于曼城的指控估计是足球圈最热门的话题。根据官方公告,他们认为曼城在过去长达14年的时间里有着多达115次违规行为。如果这样的指控成立,按照规则可能被扣除联赛积分,甚至直接开除。

一时间舆论四起。是曼城财务造假,还是英超有心迫害?其他对手有没有暗中推波助澜,曼城又会不会像两年多之前被欧足联处罚一样,最终有惊无险?

分析这件事的方方面面,让咱们先从曼城究竟为什么被指控聊起。提炼一下官方公告的内容,大致可以把对于曼城的指控分成两个方面:一是2009-2018这十年间存在财务违规行为;二是2018年至今不愿意配合调查。

其中的核心也是公告最为强调的部分,那就是“没有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特别是关于赞助商收入、关联方和运营成本相关的内容。”

举两个最为明显的例子。首先,英超认为曼城在曼奇尼2009-13年执教期间,和意大利教练签了“阴阳合同”。明面上曼奇尼只从曼城拿到税后145万英镑的薪水,暗地里还从一家阿布扎比俱乐部每年收取175万的咨询费,而这笔钱其实也是由曼城打款过去再支付的。其次,英超认为曼城和阿提哈德航空、阿联酋电信的一系列赞助合同里,有部分或者全部都是由幕后老板阿布扎比联合财团找个借口提供的注资,而不是俱乐部真实的赞助收入。

假设这些指控属实,那么曼城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答案很简单,为了通过英超和欧足联的各种财政审核。

各国联赛都有自己的财政审核和准入规则,英超也不例外。实际上,英超关于俱乐部利润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条条框框比欧足联著名的FFP(财政公平法案)条目还要更多,只是因为没有那么严格不太为球迷熟知。

比如在整个英格兰职业足球体系,也就是英超、英冠、英甲和英乙里,曾经长期执行过一条薪水限制令,也被称为英格兰自己的“财政公平”或者“工资帽”。其内容为:每个赛季俱乐部一线队人员的工资增长,不能超过商业收入增长+300万英镑。一线队人员,包括球员和教练团队。商业收入的构成里,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赞助费。而违反这一条薪水限制令的代价,是罚款、禁止新球员注册、限制转会窗买人等等。

国内球迷对这条规则不太了解的原因,是英超尤其豪门俱乐部商业收入都在迅猛增长,很少触及限额。但实际上,就在曼城被爆出有财务违规的这十年,光英冠就有超过20家俱乐部因为违反该条例受过处罚。而如果指控属实,几乎可以肯定曼城也是违背的。

至于违反欧足联关于俱乐部许可和财政公平的规定,也就是球迷们耳熟能详的FFP了。FFP的核心内容是三年内俱乐部的累计亏损不能超过一定限额,如果曼城确实采取了被指控的这些操作,包括隐瞒人员工资、虚构赞助收入等等,那么目的肯定是为了通过英超和欧足联的上述财政审核。每一家想要花更多钱却受到财政规则束缚的俱乐部,或明或暗都会想一些办法,这基本上算是完全公开的“秘密”。

比如曼城就直接把很多俱乐部行政人员的工资全部转为直接股东、也就是城市足球集团承担,并且大大方方。这其实也说得通,总公司开薪水派遣人员去分公司工作,在哪都司空见惯。
曼城也不是第一次受到这类指控了。2020年,欧足联就曾经因为财政违规剥夺了曼城两个赛季的欧战资格。但曼城聘请的豪华律师团上诉到CAS(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最终因为“没有合法的确凿证据”和“相关财务指控已经超过时效”,成功推翻了处罚。

在欧足联输掉官司的两年半之后,英超出手了,理由和最初的证据基本一样。而追溯根源,还是要从那名黑客说起。
又比如巴黎圣日耳曼前些年也因为赞助费饱受争议,有人说涉嫌关联方,也有人说全是虚高都是老板左手挪右手。欧足联对此展开过调查,但调查方和仲裁方请了不同的评估公司,两者对于巴黎赞助合同的公允价值判定出了截然不同的数字,然后也就没有什么然后了。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08.170.5.77/)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