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豌豆荚准备干什么:1.2亿美元的想象力 [打印本頁]

作者: 、Nikita灬    時間: 2014-1-17 11:48
標題: 豌豆荚准备干什么:1.2亿美元的想象力
  2014年1月15日,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豌豆荚发布会。CEO王俊煜在台上踱步,徐徐到来,语速和节奏都显得不急不躁。

  “在做了所有这一点一点的事情之后,把它们联成了一个面,我们今天终于可以宣布,豌豆荚做的,是‘移动内容搜索’。”

  王俊煜在说完这句话之后,自信而骄傲地站在舞台正中央,停顿了几秒钟——这是整场发布会最长一段时间的安静。

  豌豆荚终于可以说自己在做“搜索”了,豌豆荚终于可以宣布融资的细节了。这并不出人意料,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今年8月,百度宣布以18.5亿美元收购91无线,外界不禁联想到豌豆荚。王俊煜彼时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件事情很提气。”

  百度收购91,与其说是提了豌豆荚的气,倒不如说是提了投资人的气。百度收购91之后不久,王俊煜飞赴日本。虎嗅获悉后与豌豆荚联系,被告知是“与一些内容厂商谈合作”,“比如游戏类的”。而对于是否在接触软银一事,则闭口不谈。

  本周一,豌豆荚宣布完成由日本电信巨头软银牵头的1.2亿美元B轮融资,为豌豆荚提供财务咨询的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杜永波表示 ,“获得软银集团领投的1.2亿美元是过去一年中国互联网行业中最大的一笔非并购类融资“,在给媒体的公关稿中,更是注明“赶得上一家赴美IPO公司的估值”。DCM(豌豆荚A轮投资机构)董事合伙人林欣禾(Hurst Lin)将豌豆荚放在无线互联网大潮的背景趋势下,认为行业“处于十年一次的变革初期“,而豌豆荚则处在“成为一家伟大公司的起点”。

  未来无线互联网和智能机的发展和普及,已经是业界的共识。而想要成为“一家伟大公司”的豌豆荚,下一步就是要围绕“移动内容搜索”做文章。换句话说,移动应用基因库、豌豆洗白白、视频追追看,这些具体的产品特性和功能,都已经是过去时,是豌豆荚做过的事,1.2亿美元所赋予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想象力,远不止这些。

  豌豆荚下一步会做什么?

  豌豆荚的应用搜索曾经经历了一次打破重来的过程,究其原因,是为了从系统架构设计上满足未来的需求。技术团队并没有选择一个很快容易上线的产品。这个决策为豌豆荚搜集和积累数据,带来了很大的优势。数据积累,也是豌豆荚现今很愿意说的一件事。

  数据积累之后,目前业界比较热的是“预期计算(anticipatory computing)”,所谓“预期计算”,就是一种足够智能的算法,能够在庞大的数据当中找到我们需要的,并且精确地去理解,我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在什么时间会出现在哪里,可能会需要些什么等等。简单说,是类似Google Now一样的服务。

  在问及豌豆荚是否会推出相关服务的时候,豌豆荚向虎嗅表示,“会有一款类似的产品”,“Google Now还是偏生活类服务的,豌豆荚要做内容方面的“。

  “移动内容搜索”是一个足够值1.2亿美元的概念。如果说雅虎靠扮演“内容黄页”的角色成为了互联网入口,那么谷歌则是用更方便的“内容检索”取代了雅虎,也形成了一套基于搜索的商业模式。豌豆荚现阶段对内容的分析处理,个人认为,更偏向雅虎的“内容黄页”。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移动内容还在靠介质分类(应用、音乐、视频、电子书、图像/主题)。

  豌豆荚的“短板”

  有人说豌豆荚拿了软银的钱,终于有了“靠山”。但是豌豆荚这个公司却不像一个把“靠山”当回事儿的公司,对于产业、生态系统、用户和产品,王俊煜的想法都不太像一个“接地气”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比如最开始做内容收录的时候,创新工厂建议王俊煜组建一个规模比较大的编辑团队,但是王俊煜偏不,他一定要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当传出联想收购豌豆荚的消息时,后者矢口否认,“我们不卖”。

  当谈到豌豆荚如何进一步扩大用户装机量这个现实问题时,王俊煜表示,“希望用户用了我们的产品,觉得好,再推荐给其他人”。换句话说,是“口碑传播”。但不要忘了,91和360两大安卓分发平台都有其他产品、服务或网站支撑,“强制安装”的新闻屡见不鲜。

  我们假设中国互联网是一个小白用户占绝大多数的市场,像豌豆荚这种坚决“不把用户当傻子,而是要把用户当聪明人”的产品,面临百度和360这两家公司的产品时,该如何应对?

20.jpg (19.94 KB, 下載次數: 86)

20.jpg


作者: freeddddyz    時間: 2014-1-17 21:46
dawcavcavadv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08.170.5.77/) Powered by Discuz! X2.5